云南省级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项目怒族民歌“哦得得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郁伍林(左一)和村里青年弹着“达比亚”唱起“哦得得”。受访者供图
在2025年我国原生民歌节的开幕扮演上,9岁的李雅舒和紫智浩,在云南省级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项目怒族民歌“哦得得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郁伍林的带领下,唱起了“哦得得”儿歌,也把怒江大峡谷里“云端上的村庄”老姆登村和怒族文明带进了更多人的视界。
在怒族言语中,“老姆登”的意思是“人们喜爱来的当地”。在老姆登村,每到夜晚,游客围坐在民宿的火塘旁,穿戴艳丽怒族服饰的乡民会弹着“达比亚”唱起“哦得得”,跳起“达比亚舞”。
近年来,郁伍林经过“非遗+民宿”,将怒族文明与村庄旅行相结合,打造出共同的文旅体会。老姆登村成为真实的“人们喜爱去的当地”,乡民的日子跳过越兴旺。“有民族文明特征,村庄旅行开展才真实有魂。”郁伍林说。
千脚落地房、竹篱笆墙、传统火塘……走进老姆登村的“怒苏哩150客栈”,怒族民居气味扑面而来。
2001年,郁伍林以自己姓名的谐音“150”为名,在自家的老宅子开办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“怒苏哩150客栈”:一层的石棉瓦房,有两个房间,里边是大通铺。在这之前,村里没有人料到,依托从小看到大的风光和歌舞,也能致富。
老姆登村坐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,地处碧罗雪山半山腰,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,村里怒族特征修建依山而建,清晨云雾旋绕,风光美丽。曩昔因为交通阻塞,这座“云端上的村庄”鲜有人知,乡民们仍从事着单一的农耕出产。
1996年,20岁的郁伍林去上海的中华民族大观园作业,参与民族文明展演。1997年年末,郁伍林和妻子一同回到了家园。其时村里常来一些背包客问路或过夜,郁伍林就会把火塘边洁净的床铺留出来,让背包客有当地住。“其时还没有旅行的概念,便是很朴素的待客的礼节。”
背包客们脱离时,会在枕头或孩子的摇篮下放纸条和钱。一张纸条让郁伍林形象十分深入:“纸条上写钱是他们的一些心意,请必须留下。还主张咱们,能够给更多外来的旅客供给住宿,也必需要收钱,这姿态就能够给游客供给便利,一起给自己也带来协助。”
跟着民宿渐渐起步,郁伍林也见证了文旅职业的点滴开展。开始,背包客们多是借宿,“只需有个洁净当地躺着就行”。渐渐地,在2008年前后,游客的需求变成了“便利”,房间要带卫生间,最好还能洗澡。后来,游客们还期望能在房间赏识美景。
从火塘边的地铺算起,郁伍林的民宿跟着职业开展和游客需求改变改动了4次。他也和许多背包客成了朋友,房间怎样规划、水电怎样规划,游客朋友们给了许多主张。郁伍林家的民宿也从一间单薄的石棉瓦房,开展为能包容100多人就餐、80余人住宿的两个大客栈。
郁伍林的成功,让乡民们认识到了“旅行饭”的甜美。许多乡民来和郁伍林讨教,他就教乡亲们开民宿,共享选址、装饰和运营的经历。在他的带动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,村里建起了大大小小的民宿40多家,一半以上的乡民从事与旅行相关的作业。老姆登村这个“云端上的村庄”也被渐渐的变多人熟知。这个从前人均犁地仅0.76亩的小山村,2024年旅行收入达800多万元。
“妈妈,你们怎样还没回来,咱们想你了妈妈。”这是“哦得得”儿歌里常常会呈现的语句。带着两个“小小传承人”在原生民歌节扮演,郁伍林觉得很欣喜,“经过这样的方式,让孩子们学习怒族非遗,也让更多人了解咱们的民族文明”。
在当地旅职业开展的过程中,郁伍林一向测验“非遗+旅行”的探究,在客栈内设立了怒族文明展现厅,展现以往的农耕出产日子用具。他还在客栈举行“非遗展演+篝火晚会”活动,让游客参与到非遗民歌演唱中,亲自感知非遗魅力。
“哦得得”开始是怒族的口气词,有“渐渐唱”的意思,后来成为怒族民歌的曲牌名。作为怒族民歌中保存最完好、撒播最广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音乐,它于2006年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“怒族只要言语没有文字,民歌都靠口口相传。”郁伍林向记者介绍,“哦得得”包括古歌、叙事歌、丧葬歌、情歌和儿歌等多种类型,古歌叙述的是先人迁徙的前史,叙事歌叙述品德道德、季节节历、耕种和建房,儿歌多表达对母亲的怀念。
“怒族日子在怒江大峡谷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上,一般爸爸妈妈一早就去很远的当地劳动,天亮还没有回来,孩子就走到怒江边上,把怀念唱给母亲。”郁伍林说,内容不同,歌的曲调也不一样,但每一句的句尾都必定会有“哦得得”,用来加强口气。
在郁伍林形象中,小时分日子在大峡谷,住的是木板房,困难的时分饭都吃不饱。郁伍林记住宅院里的那口火塘,不管日子怎么,乡民们常常在夜晚坐在火塘周围。“火塘给予咱们煮熟的食物,日子里的大事小事、婚丧嫁娶,都会围着火塘来做。”郁伍林就坐在火塘边,听爷爷奶奶讲怒族的点点滴滴,唱起“哦得得”。潜移默化间,郁伍林把握了许多“哦得得”曲牌和曲调。
“白叟走了之后,许多东西都没有了,也没有文字的记载,有点惋惜。”现在,郁伍林在尽力跟着村里的白叟学习,再把学到的内容教给年轻人。
村里每年寒暑假都会办起传承班,免费教孩子们唱“哦得得”,弹民族乐器“达比亚”。“我的意图不是只为了教他们唱几首歌、跳几支舞,而是让他们从小就感触传统民族文明的魅力、喜爱上它们,并在未来传下去。”郁伍林说。
村里还组建了非遗展演队,队员里年纪大的有80多岁,年纪小的还在上学。“扮演是有偿服务,经过非遗+旅行的立异方式,能够把民间传统文明向客人展现出来,白叟也能有收入。”郁伍林介绍,队员们白日劳动或学习,晚上扮演,一点都不误农时,还能增加收入,经过老中青少扮演的方式,把民族文明代代相传。
郁伍林给记者展现了一组“实打实”的数字:在新年、“五一”“十一”等旅行旺季,参与非遗展演队扮演的队员们,每人一个月能够额定取得4000元左右的收入。郁伍林和记者说,白日去帮工,从早到晚辛苦一天,大约只能挣100元。晚上为游客扮演,每场大约一个小时,就能挣到100元,假如一晚接连扮演两三场,能够挣更多。
“现在,许多年轻人也乐意去参与了了。”郁伍林说,民族文明的传承开展,离不开经济开展。老姆登村开展起特征村庄旅行,让游客体会到热心憨厚的怒族文明,既做好了非遗传承,还增加了乡民收入,日子跳过越兴旺。
2025年4月10日,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栽培基地,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碧绿的茶园之间艳丽敞开,美轮美奂,美不胜收
2025年4月1日,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表里山花怒放,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装扮的多姿多娇,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景色画
引江济淮菜巢线日,船只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,标志着菜子湖湿地留鸟越冬天禁航完毕,菜(子湖)巢(湖)线
2025年3月31日,江苏姑苏吴中区光福镇,太湖之滨,桃花、樱花、油菜花等竞相敞开,生态美丽,春景如画
2025年2月25日,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,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,工人正赶紧施工。
2025年2月7日,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敞开、灿若红霞,游客和市民前来玩耍打卡,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
2025年2月5日,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景色区,一场非遗英歌舞、建瓯挑幡等非遗扮演正在进行,让游客感触中华优秀前史传统文明魅力,丰厚景区文明内在和旅游质量
2025年1月20日,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,游船与湖水、植被、楼房彼此衬托,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
2025年1月16日,受低温气候影响,山西省运城盐湖呈现冬天共同的“硝花”景象,水面上的硝花形态万千晶莹剔透,美不胜收。
一位“行者”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,遮掩着绝世的脸庞,一面“古镜”埋葬于厚重的沙下,刻满了时刻的裂缝。
2025年1月9日,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,雪景如画
2025年1月5日,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,游客合影。
2024年12月8日,广西梧州岑溪市岑乡镇木榔村,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清楚,冬韵如画。
2024年12月10日,贵州省黔西市美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,青山盘绕树木葱翠,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。
2024年12月6日,古城姑苏街头,成片的银杏、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,成为一道诱人的景色。
2024年12月6日,初冬时节,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大街花卉栽培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,栽培户忙着管护花卉。
2024年11月30日,初冬时节,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明园内,树木换上新装,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,招引不少市民、游客前往赏景。